德信体育娱乐新闻

THIS NAME

德信体育娱乐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德信体育娱乐新闻 >> 正文

【渤海双创榜样堂】 无磨砺不以震锋芒,不奋斗无以献青春

发布日期:2024-12-03    编辑:刘梦晨    点击:

编者按:“奋斗是时代不变的主题,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源泉。”青年一代积极创新,在布满荆棘的地方开辟出路来,他们精益求精、勇攀高峰,紧跟时代、守正创新。在创新的这条路上,青年不畏艰险,勇往直前。本期“双创榜样堂”专栏特别呈现双创之星——王晨曦的成长故事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王晨曦,男,汉族,中共预备党员,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,担任德信体育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、德信体育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。在校期间,曾获得“挑战杯省级特等奖”、“互联网+省级银奖”、“创青春省级铜奖”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等荣誉;双创类奖项共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次,省级奖项7次,校级奖项9次,院级奖项14次;曾获得“优秀共青团员”、“优秀共青团干部”、“疫情防控优秀学生干部”、“省级优秀志愿者”、“社会实践先进个人”等荣誉。

二、主要事迹

(一)乐观奋进,精益求精塑自我

王晨曦认为,大学期间应该努力学习,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。大学不应似高中,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更应该去增长才能,拓宽视野。大学是难得的契机,能够让大家都以平等的身份真切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,以此来取长补短,增强自身。

他告诉我们,在大学期间,要主要围绕学业、创新创业、实践学习、个人发展志愿服务等好几个方面努力,不断提高自身才能及素质。

图为王晨曦参加清明祭扫活动的照片

(二)勤学苦练,创新创业铸精神

在创新创业方面,王晨曦从大一时便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,到大三结束时共计参与创新创业类项目22项,期间曾作为学生负责人主导基于固废制防火板材、小型水利闸门、鱼道、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等方面研究,并取得成果。共获得创新创业国家级奖项1项、省级奖项7项、以第一作者身份研发软件著作权两项、实用新型专利1项、发布SCI三区论文一篇。他与团队成员始终保持不抛弃不放弃精神,不断调研,发现并总结问题,积极研究并攻克难题,最终找到创新点,并以此为依托开发技术。

图为王晨曦参加“建行杯”创新大赛时的团队合照

王晨曦认为,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时应牢牢把握其核心技术、行业痛点及市场价值,用所学知识提炼技术,用完善技术攻克痛点,并以痛点为切口创造市场价值,是创新创业竞赛的攻关思路。研究期间,他认为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做好前期调研,充分了解市场需求,明确研究方向;

2.抓好技术提炼,利用所学打造技术,响应市场需求; 

3.做好技术落地,对照产业完成落地,技术化为盈利。

图为王晨曦所得奖项(部分)

(三)团学两抓,虚怀若谷长才干

1.刻苦学习,积极参与团学工作

大学期间,王晨曦前三年学业成绩居于专业6/149,担任我校德信体育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、德信体育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。在此期间,他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水平,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,积极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,协助校区团委落实组织内部建设及校园文化发展工作,不断为校区团学工作注入青年力量。

2.虚心请教,用心筹备校园活动

在校期间,他积极参与到校园活动中去,先后协助校区团委学生会筹办了秋季运动会、荧光夜跑、校园篮球赛、十佳歌手大赛等多项大型校园活动,不断积累经验,为创建更为多彩、学生喜爱的校园活动而不断努力。

回忆校园成长经历,他鼓励同学们,要积极拥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,以青年之姿扎实人生基础,积极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去;要不断接触新同学、新朋友,虚心向他们学习。俗话说,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点,要从身边的一人一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,铸就更为强大的自己。

三、榜样寄语,砥砺前行

无磨砺不以震锋芒,不奋斗无以献青春,成长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每一个成功的背后往往都蕴含着他人无法想象的付出。我们要想在双创的大世界里闯出一番成就,辛苦与付出是必不可少的,但你所经历的苦、熬过的夜,都将在闪耀的舞台上回馈于你。










Baidu
sogou